iCAx开思网

标题: 【原创】关于拆电极和电极工程图的注意事项!!! [打印本页]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3:37
标题: 【原创】关于拆电极和电极工程图的注意事项!!!
      模具行业随发展作业分工也越来越细,拆电极属大公司作业分工的重要一环,电极拆得好坏直接影响模具加工速度和质量, 古语云: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在此建议各同袍多多和模房师父和EDM(火花机)师父沟通,交流总结经验,其实拆电极不要想像的那么复杂,说白了就是化繁为简!无非就是复制曲面加适当延伸再合并,在Proe里面广东做模俚语俗称"印饼仔"的Cut out功能也很好用,当然你有做模经验的话拆起电极来就更轻松了,本人就是由做模底层学徒开始做起混到现在滴
  
这个教程较大有38楼用点耐心哦!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3:39
我们在拆电极前首先要考虑电极的方向性问题,所以事前必做的步骤是选一大平面为Z轴的基准面,写上DATUM英文,另倒一斜角作X Y轴的方向角,如下图所示: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3:43
我们在拆电极前首先要解公司用料情况,尽量做到物尽其材,进口铜较一般标准单边减1mm至1.5mm已足够,国产锻打铜做得较不标准建议单边减2mm较妥, 还有最重要的较表位,如公司条件较好的话XY轴较表位预设单边8mm左右,最少不能低于5mm,方便较表通过,如下图所示: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3:44
     电极的基座相当重要,很多拆组合电极的同袍应该遇到利用线切割清除刀具不能加工的地方(下右上图属典型须用线切割清角的电极),这时须要用基座进行分中碰数,还有利用线割铜丝(慢走丝EDW)和基座调节电极的垂直度,这时基座重要性离就突现出来了!以三角形(勾股定理)为例:如股和弦的夹角(tan)设一小小角度,将弦越拉长,勾的长度亦跟随变化大家可以随便摆个工件在机床做个试验,用较表移动2mm可看到表针移动很少,移到50mm时表针变化很大,证明角度和长度关系重要吧,从这一实验可以证明电极的基座多么重要!基座越厚调节电极的垂直度越准,建议设置15mm以上,当然有些山寨厂要省铜料的话我无话可说,如下图所示: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3:48
    EDM冲水位高度的预设也要注意,在工件最高处加5mm以上较妥,这样方便火花机加工时冲走残渣,大家不要小看这环,EDM放电加工时会产生残渣,如果不能及时冲走碳粉的话会,EDM的二次放电会损伤电极,更致命的是积碳造成工件损坏!!!特别是加工深骨位(加强筋之类),由于积碳造成大肚倒扣,注塑时会出现粘模现象,本人就有切肤之痛(由于偶做模由底层学徒做起),当然前模影响就更不用说了,相信做过模具的同袍应有深刻的体会!!!所以冲水位也不能勿视,如下图所示: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3:49
   拆电极X.Y.Z三轴偏移尺寸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以电极边沿最大点均匀放大,结果是出现小数点,第二种方法三轴预设整数不考虑电极边沿均匀放大问题,好处是EDM加工时不会因有小数点移错尺寸,减少出错机会所以推荐第二种方法,如下图所示: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3:52
这是电极Z轴预设示意图: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3:54
电极方向性很重要本人开篇已提过,方向性示意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四角中其它三处倒圆角对应基准角(DATUM)倒斜角,这种方法缺点不分辨精、粗加工电极!!!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3:56
    电极方向性第二种方法:这方案极容易分辨精、粗加工电极!!!模房师父和EDM操作员一眼就能分辨,方法是四角都倒圆角(其它三处建议倒R3以上)对应基准角(DATUM)倒较小R,只要不刮手就行了(建议R0.5MM),这样很清楚明了,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4:00
     这是第二种方法的粗加工电极表示方法,做法是四角中其它三处倒斜角对应基准角(DATUM)倒圆角(建议R0.5MM),大家一看觉得有点重复了吧?没错,其实这份工作CNC编程员来完成,他们只要改刀路外形线就完成了,本人在Mastercam版块下:[原创]各位CNC的兄弟姐妹,想学电极(铜公)工程图的看过来!!!有提及,有部分人嗤之以鼻认为没必要,这是很自我的做法,方便别人等于方便自已,模房师父和EDM操作员一眼就能分辨,不用卡尺测量分辨粗幼公多方便?! 我们干活要注重团体配合,改刀路是举手之劳习惯成自然啊,大家上下两楼对比分析一下是不是清晰明了啊?!如下图所示: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4:07
      拆电极要非常注意拨模斜度问题,注塑时出现粘模现象,往往就是不注意拨模斜度的后果,现在的3D设计工程师画的产品90%都不注意拨模斜度问题,每次分模前要我们都要花费大量时间修改拨模斜度,有时修改拨模斜度时间比分模还长,这也是现代工程师不太了解做模工序,又不善于和不同作业分工的师父沟通吸取经验不肯屈驾就尊哦,我所接触的欧、美、日本3D产品较注意这问题,特别是日本模具只要骨位(加强筋之类)高度超过0.5mm都要求做拨模斜度,可见拨模斜度是多么重要,注塑时出现粘模现象跟拨模斜度有着直接关系(当然还和真空排气也有关联),大家千万要注意!!!!!!!!
  
修改骨位(加强筋)拨模斜度的厚度设计跟产品的缩水现象有很大关系:
  
     关于骨位(加强筋)计算方法,以塑胶原料ABS为例: 加强筋为产品厚度的2/3或不超过70%,以产品2.5mm厚方为例:加强筋的拔模斜度最厚地方不得大于1.7mm否则会出现缩水现象!
  
关于拨模角度的计算方法: (勾股定理和反函数)
     以产品2.5mm厚方为例:加强筋的拔模斜度最厚地方不得大于1.7mm,顶端最薄处改成1.3mm,相减得出0.4mm再除二等于0.2mm就是勾长,加强筋股的高度为15mm,求夹角正切(Tan),  0.2mm除以15mm的得数再反函数Tan,就可求出拨模角度了
  
   其实我们做任何产品设计首要条件是要考虑修改可行性,任何时要做到有所保留有得救,记住做模诀窍:"加胶容易减胶难"!!!希重大家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这问题!!! 改拨模斜度也一样哦,如下图所示: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4:08
   拆电极要非常注意延伸问题,不延伸EDM加工后的模具,注塑出来的产品外观及夹口都有一定影响,现在很多产品直接用火花纹做外观哦! 本人遇到很多来我厂见工拆电极时都不注意这种问题,这可不是合格模具工作者所为,如下图所示红色部分是典型以延伸的地方!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4:13
像这样红色圆圈所示的地方须延伸!!!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4:14
和上图类同!!!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4:15
下图是典型拆电极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4:19
      大家都知道EDM加工要预留火花位,以精加工单边0.07mm火花位为例,驳口处两个电极须延伸交差才能达到完美效果(当然有些模具由于产品剧情须要,有些地方不能延伸,精加工电极局部地方不放火花位就OK了),    大家记住这个口诀:"拆电极时能延伸的地方尽量延伸!!!",就好像我们分模时做型面要延伸一样,千方要注意,现在好多打着清华、北大,铁道出版的所谓模具设计书,分模教程看了叫人冷汉直冒,几乎就将产品边沿不做延伸直接延长出来就算OK了,这是做模的大忌哦,不知那些是不是真的专家教授学者,很多东西有姿势没实际,有的简直是在误导人家!!!建议那些专家教授学者多到基层取经!
  
所以再次强调:拆电极时能延伸的地方尽量延伸!!!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4:22
下图红色圆圈所示是拆电极时必须两电极须延伸交差的效果图: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4:31
下图红色圆圈所示是拆电极时必须两电极不延伸交差,单边放0.07mm火花位,EDM加工后的效果图: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02
下面是proe2001附件,欢迎下载!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04
拆电极时为减少EDM拆卸次数和数量,厂方铜料允许情况下尽量组合在一起(当然要考虑刀具能否加工问题,大家要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哦)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05
这是组合电极的效果图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05
下图是典型高低跌差很大的产品!如下图所示: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06
由于高低跌差很大,CNC加工时极容易变形,拆电极要特别注意加强防护问题,所以做加强筋可起到防止变形的作用于!!!遇到类似问题大家要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哦,如下图所示: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06
我们还须做以下步骤:在电极后面雕上模具编号、前模或后模、电极编号、XYZ三轴偏移数据,EDM粗精加工的火花位,当敲字的工序由CNC操作员来做了,如下图所示: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06
这是偶用Proe野火2.0拆出来的一些电极图: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07
这效果图2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08
这效果图3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09
这效果图4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10
  拆好电极我们要出详细下料单的,这时就要分析电极材料大小了,其实大部分软件都有BOX这功能,本人就以Proe和Mcam为例:
在Proe下的NC模块和分模模块都有BOX功能,以分模模块为例,首先在电极里做个坐标,再在分模模块下点击下图红色圆圈图标----再点击坐标系---再点击确定,BOX就建好了,再分析电极三轴尺寸就OK了,如下图所示: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10
下图所示是Proe动化定BOX的图片: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11
下图所示是Mcam动化定BOX的图片: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11
下图所示是Mcam分析电极三轴尺寸的图片: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12
    工程图在模具行业占有重要一席之位,虽然现在画产品进入3D时代,但2D工程图可以解释3D无法表达的数据,电极工程图亦同样重要,你电极和刀路做得再好,你无法表达出来会大打折扣,工程图就帮你解决了这个问题,  以前模房师父打火花要找CNC编程员抄录数据,如果CNC编程员有事或请假不在的话只好干着急!现在大公司模房工程图数据都用文件或网络进行交换了
  
  出工程图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能重复标数,突出主次要令到大家一眼就能明白你所表达的东西,不要让人家去猜你的意图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12
     电极工程图有个重要设置就是参数表,在参数表里要突出:模具编号、前模或后模、电极编号、XYZ三轴偏移数据,EDM粗精加工的火花位,当然还有其它数据偶就不解释了,详细如下图所示,由于偶分模拆电极工程图都在proe里搞定(现以野火2.0为主),工程图可预先做好适合你公司规范的表格和参数然后存挡,下次你出工程图时这些参数会自动跟随工件变化了,关于设置方法Proe很多工程图的书籍和Proe自带的帮助文件里有详细解释,偶就不作解说了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13
电极工程图里还有一项是要表达出电极的立体图样,当然是只好等角线架来表示了,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14
还有电极工程图里要表明  Z轴  在哪个方位碰数,用球标作出注释 PL:0,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14
还有电极工程图里要清晰明了地表达出X、Y、Z三轴的移动数据,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14
   线切割工程图:相信很多拆组合电极的同袍应该遇到利用线切割清除刀具不能加工的地方(下右上图属典型须用线切割清角的电极),这时须要在电极工程图/里标明须线割地方,穿线孔的座标尺本及孔距等,做到清楚交待!如下图所示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4-12-9 15:15
以下是电极工程图的附件(CAD和MCAM图档)仅供参考!!!
作者: dis223    时间: 2004-12-9 18:33
liuwujun wrote:
       大家都知道EDM加工要预留火花位,以精加工单边0.07mm火花位为例,驳口处两个电极须延伸交差才能达到完美效果(当然有些模具由于产品剧情须要,有些地方不能延伸,精加工电极局部地方不放火花位就OK了),大家记住这个口诀:"拆电极时能延伸的地方尽量延伸!!!",就好像我们分模时做型面要延伸一样,千方要注意,现在好多打着清华、北大,铁道出版的所谓模具设计书,分模教程看了叫人冷汉直冒,几乎就将产品边沿不做延伸直接延长出来就算OK了,这是做模的大忌哦,不知那些是不是真的专家教授学者,很多东西有姿势没实际,有的简直是在误导人家!!!建议那些专家教授学者多到基层取经!  
  
  所以再次强调:拆电极时能延伸的地方尽量延伸!!!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

  
佩服佩服,一看您就是十分有经验的。但是小弟不才,指出一个小小的弊端,想这样的电极还是不要延伸来的好,因为四周一延伸,假如EDM打深或者打浅1丝,那么上开口就会大2~3丝,再如果EDM的磁力平台是倾斜1丝到2丝的话,那么就会造成CAV偏位。所以不延伸的话,就算打深1丝,也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这是小弟的拙见,请您参考一下。
作者: lgmeng    时间: 2004-12-9 21:00
dis223 wrote:
   
  
  佩服佩服,一看您就是十分有经验的。但是小弟不才,指出一个小小的弊端,想这样的电极还是不要延伸来的好,因为四周一延伸,假如EDM打深或者打浅1丝,那么上开口就会大2~3丝,再如果EDM的磁力平台是倾斜1丝到2丝的话,那么就会造成CAV偏位。所以不延伸的话,就算打深1丝,也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这是小弟的拙见,请您参考一下。

  
诸葛先生说得有道理,只要允许尽可能延伸几十丝电蚀出来效果才好,不能做什么事总想着出错啊!
作者: 20032003    时间: 2004-12-9 21:26
此时不顶,更待何时。谢谢。对于我这种从来没有做过模具的来说,太有用了。
作者: dis223    时间: 2004-12-9 21:51
lgmeng wrote:
   
  
  诸葛先生说得有道理,只要允许尽可能延伸几十丝电蚀出来效果才好,不能做什么事总想着出错啊!

呵呵,也许明哥没有多接触过edm吧,我可是作了3年edm组长(CPU,内存颗粒封装模)±0.005的公差的,2年edm主管的,edm要真的做到0.005里面真的不容易的,加工时要考虑n多的因素的(比如油温,室温都不能小于18,大于23,磨床的角尺不能超过0.005,磁力平台的倾斜方向等等等等),+0.01 -0.01的尺寸是很正常的。所以大斜面的电极还是不要延伸,不然怎么死的都很郁闷的。
作者: dis223    时间: 2004-12-9 22:07
下图表明大斜度的电极+-0.01会造成的开口上下偏差。
作者: ysk    时间: 2004-12-10 08:24
dis223 wrote:
下图表明大斜度的电极+-0.01会造成的开口上下偏差。

顶!看来很多时候都是因情况而异的!
作者: engeli    时间: 2004-12-11 19:02
hao dong dong
作者: hlh_0427    时间: 2004-12-12 19:37
經驗之談,實在難得。
作者: he_shenfu    时间: 2004-12-14 08:19
dis223 wrote:
下图表明大斜度的电极+-0.01会造成的开口上下偏差。
这个不能沿伸,但是一般情况还是延伸的多,推荐延伸
作者: wuhaitao22s    时间: 2004-12-14 19:23
jingdian
作者: dis223    时间: 2004-12-14 19:26
he_shenfu wrote:
这个不能沿伸,但是一般情况还是延伸的多,推荐延伸

  
是滴!~要尺寸的就别延伸,要皮纹的就延伸,就是这样,电极就是这样简单.
作者: szhaoran    时间: 2004-12-16 17:32
lgmeng wrote:
   
   
  诸葛先生说得有道理,只要允许尽可能延伸几十丝电蚀出来效果才好,不能做什么事总想着出错啊!

  
对于有上下配合的我比较同意DIS223的做法,特别是斜度较大的时候,这样比较容易保证外型尺寸,还有延伸后不利于检测外形尺寸,是一个很大的弊端,其他的比如骨位还有象诸葛先生那个相贯线当然用延长效果较好。。。。。。
作者: szhaoran    时间: 2004-12-16 17:41
ysk wrote:
   
  顶!看来很多时候都是因情况而异的!

  
我觉得的确应该因情况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作者: kevinlll    时间: 2005-1-16 10:11
好文章,謝謝...
作者: qummm2000    时间: 2005-1-17 15:14
好啊!谢谢!
作者: pdpd2001    时间: 2005-2-5 22:35
顶《〈〈
  
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作品拿出来,,,
作者: yhf1974    时间: 2005-2-12 01:55
Oh yeah,It is very good! Thanks!
作者: tapkkk    时间: 2005-2-12 02:09
在PRO/E里做铜公,那用CUT OUT,浪费时间,太菜了.
作者: RRRQQQ    时间: 2005-2-18 08:26
tapkkk wrote:
在PRO/E里做铜公,那用CUT OUT,浪费时间,太菜了.

  
那可不可以请你说下你的方法?
作者: TONY88    时间: 2005-2-18 13:16
DING.
作者: wqk000    时间: 2005-2-27 09:57
那你怎么拆
作者: cheng_file    时间: 2005-3-2 22:37
讲得不错,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作者: 1wei    时间: 2005-3-2 23:35
liuwujun wrote:
我们在拆电极前首先要考虑电极的方向性问题,所以事前必做的步骤是选一大平面为Z轴的基准面,写上DATUM英文,另倒一斜角作X Y轴的方向角,如下图所示:

  
  CNC电极可以这样做基准,但线割电极不赞成这样做基准。因为这样一做要多装夹一次线割,CNC倒是无所谓。线割电极一般是摆两个方向就要成型的,装夹多一次影响效率!而且,做基准不是一概而论的,只是对于有些不易区分电极电打方向的而言,如果形状容易分清,不会搞错就不要多此一举了。
作者: 1wei    时间: 2005-3-2 23:40
tapkkk wrote:
在PRO/E里做铜公,那用CUT OUT,浪费时间,太菜了.

  
主要是用cut out 不一定会成功的,对于一些简单的小模具可以啊,但对于复杂些的模具总是会因为精度问题而失败,只能慢慢的缝缝补补了。
作者: 1wei    时间: 2005-3-2 23:49
 还有,楼主出电极图时,最好按照电打时电极的摆放方向出图,以工件外形分中(或工艺孔中心)建一坐标系,对应标电打过数,x,y,z都一目了然,方便操作工看图。像你的那些图虽然也能表达清楚,但我认为是不方便看的。最好让操作工进行傻瓜式操作,避免少出错。
作者: cheng_wik    时间: 2005-3-4 22:58
楼主讲的电极或其它钢件的线割图,如果在PRO/E里怎样转线割图直接上机割?因为需要的只有几根线条和圆弧,不用其它软件辅助.该怎样做?
作者: smallmanCAD    时间: 2006-2-16 14:15
这样标电极面还是好些,要清楚,再清楚,多谢各位,
作者: ly1778    时间: 2006-2-17 19:28
从头看到尾,受益非浅,谢谢
作者: zhongkangkai    时间: 2006-2-22 09:26
多谢各位
作者: 2362937    时间: 2006-2-22 09:49

作者: vbcyj    时间: 2006-2-25 21:51
谢谢,受益非浅
作者: syoubunhin    时间: 2006-10-15 10:49
多谢各位,又学了不少啊!
作者: zgldtm    时间: 2008-2-14 21:43
好东西,谢谢.
作者: yyaqqe    时间: 2008-7-13 10:13
谢谢,受益非浅
作者: ytxy010203    时间: 2008-9-2 15:48
谢谢分享经验!
作者: QCCQD    时间: 2008-9-23 20:02
标题: 不懂也顶

作者: liuwenbin1982    时间: 2008-9-25 14:36
好贴啊,可是现在看的人怎么不多啊
可惜拉
作者: 大小宝贝    时间: 2008-9-25 14:59
又学到不少东西,谢谢楼主的分享
                                [attach]805833[/attach]
作者: yyf-lyq    时间: 2008-9-27 19:39
楼主好有耐心哦!
作者: 明白你的泪水    时间: 2009-5-10 21:34
经验之谈,实在难得啊?
作者: aaxin    时间: 2009-10-27 09:18
啥东西?先谢谢啊
作者: lixi666    时间: 2011-6-12 17:39
经验之谈,受益非浅。谢谢
作者: margar2016    时间: 2016-10-31 10:39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net/)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