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三角形(勾股定理)为例:如股和弦的夹角(tan)设一小小角度,将弦越拉长,勾的长度亦跟随变化大家可以随便摆个工件在机床做个试验,用较表移动2mm可看到表针移动很少,移到50mm时表针变化很大,证明角度和长度关系重要吧,从这一实验可以证明电极的基座多么重要!基座越厚调节电极的垂直度越准,建议设置15mm以上,当然有些山寨厂要省铜料的话我无话可说,如下图所示:

三轴预设整数不考虑电极边沿均匀放大问题,好处是EDM加工时不会因有小数点移错尺寸,减少出错机会所以推荐第二种方法,如下图所示:
四角都倒圆角(其它三处建议倒R3以上)对应基准角(DATUM)倒较小R,只要不刮手就行了(建议R0.5MM),这样很清楚明了,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
他们只要改刀路外形线就完成了,本人在Mastercam版块下:[原创]各位CNC的兄弟姐妹,想学电极(铜公)工程图的看过来!!!有提及,有部分人嗤之以鼻认为没必要,这是很自我的做法,方便别人等于方便自已,模房师父和EDM操作员一眼就能分辨,不用卡尺测量分辨粗幼公多方便?! 我们干活要注重团体配合,改刀路是举手之劳习惯成自然啊,大家上下两楼对比分析一下是不是清晰明了啊?!如下图所示:

记住做模诀窍:"加胶容易减胶难"!!!希重大家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这问题!!! 改拨模斜度也一样哦,如下图所示:
大家记住这个口诀:"拆电极时能延伸的地方尽量延伸!!!",就好像我们分模时做型面要延伸一样,千方要注意,现在好多打着清华、北大,铁道出版的所谓模具设计书,分模教程看了叫人冷汉直冒,几乎就将产品边沿不做延伸直接延长出来就算OK了,这是做模的大忌哦,不知那些是不是真的专家教授学者,很多东西有姿势没实际,有的简直是在误导人家!!!建议那些专家教授学者多到基层取经! 

所以再次强调:拆电极时能延伸的地方尽量延伸!!!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

所以做加强筋可起到防止变形的作用于!!!遇到类似问题大家要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哦,如下图所示:
标明须线割地方,穿线孔的座标尺本及孔距等,做到清楚交待!如下图所示liuwujun wrote:
大家都知道EDM加工要预留火花位,以精加工单边0.07mm火花位为例,驳口处两个电极须延伸交差才能达到完美效果(当然有些模具由于产品剧情须要,有些地方不能延伸,精加工电极局部地方不放火花位就OK了),大家记住这个口诀:"拆电极时能延伸的地方尽量延伸!!!",就好像我们分模时做型面要延伸一样,千方要注意,现在好多打着清华、北大,铁道出版的所谓模具设计书,分模教程看了叫人冷汉直冒,几乎就将产品边沿不做延伸直接延长出来就算OK了,这是做模的大忌哦,不知那些是不是真的专家教授学者,很多东西有姿势没实际,有的简直是在误导人家!!!建议那些专家教授学者多到基层取经!
所以再次强调:拆电极时能延伸的地方尽量延伸!!!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
dis223 wrote:
佩服佩服,一看您就是十分有经验的。但是小弟不才,指出一个小小的弊端,想这样的电极还是不要延伸来的好,因为四周一延伸,假如EDM打深或者打浅1丝,那么上开口就会大2~3丝,再如果EDM的磁力平台是倾斜1丝到2丝的话,那么就会造成CAV偏位。所以不延伸的话,就算打深1丝,也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这是小弟的拙见,请您参考一下。

lgmeng wrote:
诸葛先生说得有道理,只要允许尽可能延伸几十丝电蚀出来效果才好,不能做什么事总想着出错啊!![]()
dis223 wrote:
下图表明大斜度的电极+-0.01会造成的开口上下偏差。
看来很多时候都是因情况而异的!dis223 wrote:
下图表明大斜度的电极+-0.01会造成的开口上下偏差。

he_shenfu wrote:
这个不能沿伸,但是一般情况还是延伸的多,推荐延伸![]()
lgmeng wrote:
诸葛先生说得有道理,只要允许尽可能延伸几十丝电蚀出来效果才好,不能做什么事总想着出错啊!![]()
ysk wrote:
顶!看来很多时候都是因情况而异的!



tapkkk wrote:
在PRO/E里做铜公,那用CUT OUT,浪费时间,太菜了.
liuwujun wrote:
我们在拆电极前首先要考虑电极的方向性问题,所以事前必做的步骤是选一大平面为Z轴的基准面,写上DATUM英文,另倒一斜角作X Y轴的方向角,如下图所示:
tapkkk wrote:
在PRO/E里做铜公,那用CUT OUT,浪费时间,太菜了.






|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