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残余应力 [打印本页]

作者: 徐文莉    时间: 2005-7-21 17:31
标题: 残余应力
各位同仁,  
我想比较残余应力的试验结果和数值结果,也就是moldflow的模拟结果。但是不知道在软件中表示残余应力的是哪一项结果?  
是in-cavity residual stress in first pricipal direction吗?那么第二应力方向的可以忽略吗?  
还有就是我想研究热残余应力和流动残余应力的关系,希望能够分别得到这两个结果,那么在软件中分别从那里获得呢?  
在翘曲分析的结果中,可以分离引起翘曲的原因,残余应力可以吗?  
期待。。。  
谢谢!
作者: jack_zang    时间: 2005-7-21 20:52
顶一下,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想弄明白
期待高人帮忙解答一下了~
作者: 徐文莉    时间: 2005-7-22 09:43
     今天我问了一位老师,说是这个软件的残余应力值本来就是认为热应力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只算了由于冷却不均引起的热应力。
      之前的文献研究中,得到这样结论,热应力比流动应力大一个数量级。可是现在清华教授的一片文章里指出,流动残余应力才是主要的因素。
      不知道各位有何高见?
       小妹期待你们的讨论!
       斑竹,SOS!
作者: georgeroad    时间: 2005-7-22 15:34
以下是我知道的,不知道对你是否有帮助:
翘曲分析不能分离各个引起翘曲因素,是共同分析的.
in-cavity residual stress in first pricipal direction不是真正的残余应力,而是出模时刻的残余应力,这个残余应力做为初始应力来计算翘曲,但是Moldflow真正计算翘曲的时候,是用的初始应变值来计算的.
我觉得可以更加关注"Warpage:Stress,first principal(stress)"这个分析结果
热应力比流动应力大很多,一般在一个数量级上.真正影响残余应力的因素(对于没有纤维添加和非结晶型材料)是冷却(即热应力)和保压压力.
对于纤维添加材料,取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结晶型材料才会使得流动残余应力比较重要,但是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还处于研究的阶段,Moldflow可能是取了结晶的因子来考虑的.
作者: marcobai    时间: 2005-7-22 23:01
georgeroad wrote:
以下是我知道的,不知道对你是否有帮助:  
  翘曲分析不能分离各个引起翘曲因素,是共同分析的.  
  in-cavity residual stress in first pricipal direction不是真正的残余应力,而是出模时刻的残余应力,这个残余应力做为初始应力来计算翘曲,但是Moldflow真正计算翘曲的时候,是用的初始应变值来计算的.  
  我觉得可以更加  
  
......
  

想說的都被你說啦!
作者: 徐文莉    时间: 2005-7-23 10:42
真的感谢你的解答,我的此次研究不考虑制品出模后应力的释放,所以。。。按照你说的,我要的数值就是in-cavity...了?那第二方向的应该做什么考虑呢?moldflow得到的分别是两个主应力方向上的应力值,而我用光弹试验测得的是这两个方向上的差值,乘上一个材料的光弹系数。估计这两个图片不能做简单的矢量运算吧?我想用第一方向的应力分布做研究,这可取吗?呵呵。。。我这是不是有点难为你?不好意思
       另外,大家看一下我发的图片,这里面的结果项不是把影像翘曲的因素分离开来了吗?还是我的理解有误?
       
作者: 徐文莉    时间: 2005-7-23 10:43
哦,忘了问了,你说的应该考虑的那几项内容,还是一项结果?能具体说说吗?我好像都没有见到过。
作者: georgeroad    时间: 2005-7-23 14:24
你的问题很多,我尽量一条条回答,提出我的看法,供你参考.
对于很多问题我也无法确定Moldflow是如何处理的,但是关于残余应力方面应该可以参考
1.我的此次研究不考虑制品出模后应力的释放,所以。。。按照你说的,我要的数值就是in-cavity...了?
我的观点:in-cavity不是你能够测出的残余应力,in-cavity residual stress in first pricipal direction不是真正的残余应力,而是出模时刻的残余应力,所以在出模的一瞬间就会改变,应力计算的时候设定的假设条件就是在平面方向会有约束,所以出模后,这个约束没有了,制品立即会有收缩,所以残余应力会立即改变.你无法测量,真正能够测量的是最终的变形之后的应力.
也许你可以测得出模之后短期内的(1-60s之内)的应力分布,但是我认为Moldflow的计算结果中可能没有这个时刻的残余应力显示,不是它不能算,而是没有必要算,因为程序必须考虑出模后的继续冷却.(这点我不肯定,我们可以讨论)
2,那第二方向的应该做什么考虑呢?
我的观点:in-cavity residual stress in first pricipal direction和in-cavity residual stress in second pricipal direction对于横向同性材料是相同的,对于大多数材料来说,都是以横向同性材料来考虑的,你可以从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判断是否是横向同性材料.对于添加了纤维的就不同了.Moldflow的算法比较好,预测的很好.你如果研究的话,这是个不错的试验内容.
3,moldflow得到的分别是两个主应力方向上的应力值,而我用光弹试验测得的是这两个方向上的差值,乘上一个材料的光弹系数。估计这两个图片不能做简单的矢量运算吧?
我的观点:残余应力沿着壁厚方向的分布是不同的.在模具内随着时间的变化也会改变,所以只测表面是没有太大的作用的.我知道较好的试验方法是: Layer Move Method,中文不知道怎么翻译.
在附图中你可以参考
4.另外,大家看一下我发的图片,这里面的结果项不是把影像翘曲的因素分离开来了吗?还是我的理解有误?  
我的观点:我不知道你的Moldflow的版本是多少,不知道是否是4.0.我认为这个显示出来的结果是值得疑问的?(这个是我的猜测,很有可能不对)它把影响翘曲的四个因素分别显示出来是后处理的一种方法,实际上没有真正的根据单个因素来计算.我不是到你的研究内容到底是翘曲还是应力?Moldflow最好的地方就是不需要考虑应力也可以把翘曲算的较好,所以用Moldflow来研究应力和翘曲之间的联系个人觉得不是特别理想.
  
以上的观点仅仅供你参考.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继续讨论.
作者: JONA    时间: 2005-7-30 16:23
受教了!
作者: lsc36472    时间: 2005-8-17 09:21
受益了,但还是希望高手们看看下图该如何确定此制品的浇口处能够承受多不次的拉伸测试而不断。因为此料制品要经受的住5000次的拉直而不断才为合格。从而确定该制品是使用1个浇口还是2个浇口的好点。
作者: goodmarkhuxin    时间: 2008-11-22 09:29
受教了,谢谢
作者: dt1022    时间: 2010-4-6 23:57
有点受教了~
作者: amy_16899    时间: 2014-1-15 15:10
真的受教了,這幾天都在為它而煩惱.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net/)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