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shijie1 于 2007-4-12 12:01 发表
但是中間易斷裂不知道怎么解決﹐難道一定要移動進點才可以解決嗎?有沒有簡單一點的方法。


原帖由 rliming 于 2007-4-18 15:37 发表
做S形流道可以防止冷料冲入形腔。冷料高速冲入形腔容量把模仁刮花。
原帖由 panco 于 2007-4-11 10:33 发表
1,用S形流道可以减少溶胶流速,减少发生喷射现象发生.S流道还能起到柔和塑胶的作用.
2,扇形浇口可以使注塑和保压等更均衡.也有利于保压补缩.
不知道答得是否合理,希望大家一起讨论.
原帖由 panco 于 2007-4-11 10:33 发表
1,用S形流道可以减少溶胶流速,减少发生喷射现象发生.S流道还能起到柔和塑胶的作用.
2,扇形浇口可以使注塑和保压等更均衡.也有利于保压补缩.
不知道答得是否合理,希望大家一起讨论.


原帖由 shijie1 于 2007-4-11 20:06 发表
剛接手一個PMMA的長條透明件.
開始設計:進點在正中間﹐直接進膠﹑扇形膠口。
T1﹕有流痕﹐中間進點處易斷裂--->修改對策﹕直接進膠該''S"流道﹐膠口改半邊扇形。
T2﹕流痕已解決﹐但中間易斷裂卻沒有解 ...
原帖由 panco 于 2007-4-11 10:33 发表
1,用S形流道可以减少溶胶流速,减少发生喷射现象发生.S流道还能起到柔和塑胶的作用.
2,扇形浇口可以使注塑和保压等更均衡.也有利于保压补缩.
不知道答得是否合理,希望大家一起讨论.
原贴由xwxguitar发表:
1直的流道通常会将冷料冲入型腔,影响产品质量,做成S形流道就可以在末端设置冷料井,防止冷料被冲入型腔或者堵塞浇口的现象发
2扇形浇口是侧浇口的变体,严格意义上扇形浇口的各个截面面积是相等的,不同就在于它的宽度比侧浇口宽,可以给条形产品提供分子或者玻纤取向较为一致的成型(做过PA6+GF or PP+GF的朋友应该有切身的体会),而侧浇口的玻纤或分子取向是辐射状的.

原帖由 宁万 于 2007-5-27 14:30 发表
这是我们厂的一个透明的镜面产品。用pc料,现在产品出来后表面料花的现象,用S型流道与扇形进料口多不能解决,而且还存在成型后过两天后浇口处裂开的问题,
我顶
原帖由 z30th 于 2007-6-8 10:52 发表
2nd贴:
楼主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种:
流痕(flow mark):这种注塑缺陷的产生是由于熔胶流动缓慢引起的一种蛙跳痕迹,具体原理可参考熔胶的流动形态;当然如果熔胶中存在冷料,也会出现这种缺陷,而"S"形流道可以 ...
原帖由 KFCC 于 2007-10-22 22:51 发表
流痕(flow mark): 喷流痕(Jetting):
那么这两种痕就是相反的效果啦,一个慢,一个快??
是这样吗???


|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