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mastercam 学习心得 [打印本页]

作者: yongz11    时间: 2009-12-8 12:15
标题: mastercam 学习心得
学习masterCAM和学习其它的软件一样。。首先要有学习的恒心。。
1、每天给自己一个目标该学些什么内容。。
2、当你要学习的时候请把QQ和所有聊天工具关啦,用100%的专心去学习。
3、在论坛里下的资料要去用心去看去学。。切记整天泡论坛下资料而没有实质的学习行动。
4、学习任何一个软件都是一样首先我们要有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如机械制图其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础学科之一。
5、学CAM部分还要有一定的切削知识和加工经验(包普通机床加工经验)。
6、学习理论知识和学习实操经验同等重要,一些最为基本的学习必不可少往往初学者只注重于实例教程的学习。从而忽略啦理论。。应二者相结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学习效果。
7、学习masterCAM的同时不利于同时学其它的软件,因为往往同时学几个软件而出现软件应用功能混乱的局面。学软件要用单个突破的方法。
8、Sample Text切记什么都想学。结果什么都学不精。。都知皮毛。。
用Mastercam的心得,功能、技巧
一、2D铣削
Mastercam编程的特色是快捷、方便。这一特色体现在2D刀路上尤为突出。
1、Mastercam的串联非常快捷,只要你抽出的曲线是连续的。若不连续,也非常容易检查出来哪里有断点。一个简单的方法是:用分析命令,将公差设为最少,为0.00005,然后去选择看似连续的曲线,通不过的地方就是有问题的。可用曲线融接的方法迅速搞定。
总之,在Mastercam中,只要先将加工零件的轮廓边现、台阶线、孔、槽位线等等,全部搞定,接下来的cam操作就很方便了。
2、由于Mastercam的2d串联方便快速,所以不论你一次性加工的工件含有多少轮廓线,总是很容易的全部选取下来。一个特大的好处是:串联的起始处便是进刀圆弧(通常要设定进刀弧)所在处。
3、流道或多曲线加工时,往往有许多的曲线要选取,由于不需要偏置刀半径,在Mastercam中,可以用框选法一次选取
二、3D曲面挖槽:
Mastercam的开粗
  1、锣铜公或公模,最好不要在工件里面下刀。Mastercam可以方便的选取一个点作为每次的下刀点,当然这个点在工件外,但也不要偏离工件太远。Mastercam的这一功能设计得非常好,提刀少,效率高,且基本上可以保证下刀点在同一点,加工比较安全。
  2、若用此方式锣型腔,或铜公的低洼处,螺旋下刀很重要,螺旋下刀角度尽可能少点。铜料3到5度适宜,钢料不要超过5度,我以为最好2度。加工起来比较平稳,没什么大的噪音。
  3、一个重要的设定:if all entry attempts fail 请选择skip。否则,铣到底部不能螺旋或斜线下刀时,就会直插下来。
  4、一个绝招:曲面挖槽时,在螺旋下刀参数栏中,将“follow boundary”打上勾。这个功能也许用到的人不多。可作用却是大大的好。它可以令刀具下到工件的最深处,且环绕式下刀,而不是直插!
三、3D流道的加工:
  注意是3D而不是2D;是坡度较大的3D而不是较平坦的3D。
1、在Mastercam中,如果是加工较平坦的3d面的流道,运用3d曲线加工的功能最好。但如果破度较大,或者像波浪形一样。便要用投影加工的方法,将3d流道的中心线投影到面上。然后分许多次负补正的往下加工到球刀刀半径的深度。
  四、关于平行铣削:
  Mastercam用平行铣削加工方式的使用率最高。缺点是:有一边陡峭的地方会铣得不好。
  Mastercam中有一个绝好的走刀方式,是曲面精加工中的scallop。Mastercam中的此刀路非常好用,有人反映说计算费时。但如果误差设为一个丝,计算速度也不慢,加工出来的效果已经很好了。我比较过,公差一丝和半丝锣出来的东西看起来差不多。
  五、关于清角:
 Mastercam清角一定要用从外向内(即角落)的方式。这在Mastercam里是预设好的
  六、关于刀具的调用:
 在Mastercam里,建立一把刀具的同时就设定刀具的直径、r角、转数,进给率等参数一次性设定好。以后调用此刀时,就不需要每次都设定转数,进给率了。
  七、平行铣削的深度设定:
  1、Mastercam里,曲面加工也能定义铣削深度,这是一个绝好的功能!
  2、有些情况下,可能不想让球刀铣那么深,或者计算出来发现铣到下面的平面了,只要稍微浅一点点就可以了,在Mastercam里,就可以通过调整cut depths而得到很好的控制,保证刀具不碰到底下的平面。
  八、关于平刀补正的问题:
  铣曲面时,Mastercam(据说x版本的可以,但我没试过)和UG都不能将平刀作负值补正。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编程时,将刀的实际大小减去单边负补正量*2。有人说给刀加个r角就可以负补正。这真是没有好好去研究才这样说和做的。
加r角不是不可以,但要看情况,如果斜度不大的面,可以这样做,加个尽可能小的r角;但如果是斜度较大的面,如果还用此法,则实际加工出来的尺寸与预计的尺寸会小太多,r角设得越大,则误差越大。粗公小一点还无所谓,若是后模,只怕不太好。
九、关于转数问题:
用小的刀,当然转数要高。但也不是一定给得相当的高才行,直让机床呼啦啦转得喘不过气来一般。各位能想象得到不?我用普通的机床,用自己磨的0.1的刀,能加工长、宽不到2mm的钢印浮凸字模,转数才4000转!进给率也不低,十六个凸字模只用一个小时。快不?一般人大概以为要几万转、一定要雕刻机才行吧?搞cnc编程的,好多方法要自己去发现,不要因袭别人的、流传的方法,而变得畏手畏脚,不敢去开创新的方法。
十、后处理:
  Mastercam的确是大众化的软件,所以它的使用覆盖面极为广。早些年,cnc编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有几个人不是用Mastercam?Mastercam编程快捷,后处理出来的nc程式也十分安全,值得放心使用。我搞cnc编程用过三种不同的机床,从没有一种机床因为Mastercam的后处理而发生过任何问题。除了特种机型的加工中心,一般的电脑锣都能畅通无碍的读取Mastercam产生出来的nc程式!初学者一般不用为后处理而头痛。这一点非常令人称叹!
作者: BBB111222333    时间: 2009-12-8 13:52
楼主用心了
支持
作者: yezhimin    时间: 2009-12-8 21:17
楼主这是转来的吧?
  以前就有在哪看过呢
作者: lysm    时间: 2009-12-8 21:44
顶!顶!顶!顶
作者: yq88yes    时间: 2009-12-10 21:21
支持!顶!
作者: 彭志锋    时间: 2009-12-15 22:21
顶!顶!顶!顶
作者: 彭志锋    时间: 2009-12-15 22:21
顶!顶!顶!顶
作者: 向5轴看齐    时间: 2009-12-23 01:42
楼主用心了
支持顶!
作者: look_tfq    时间: 2009-12-23 15:50
好帖子要顶起来
作者: yellow19830420    时间: 2009-12-23 21:54
好文章,怎么没有人踩,楼主能不能多发表下心得呀。好让我们这些菜鸟也学习下。。。。。楼主有没有QQ呀,有机会请教下哦。我的Q326687080
作者: plf003    时间: 2009-12-30 11:46
顶顶更健康!!!!!!!!!!!!!!!!!
作者: yangtch    时间: 2011-9-13 15:57
Thanks a lot.
作者: liangxi    时间: 2011-9-13 22:29
正在学习中,可以看到这个,也让我有点动力了,顶顶顶
作者: t728417    时间: 2011-9-16 20:52
顶,深有同感,支持
作者: jiyuzhang    时间: 2011-9-17 05:18
好东西!
作者: yeshiping    时间: 2011-9-18 19:44
专心致志,在哪里学习都是一样的道理啊,谢谢楼主的宝贵经验
作者: liuwei12345    时间: 2011-9-29 05:16
顶起
作者: 一生有你雪儿    时间: 2011-9-29 22:00
呵呵,又长知识了。
作者: 米缸    时间: 2011-9-29 23:09
很有心德,看来楼主也花费了不少精力吧!!{: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作者: ljxg    时间: 2011-9-29 23:58

作者: lanseqy85n    时间: 2011-10-3 05:31
鼎楼主
作者: dkjs1818    时间: 2011-10-3 18:52
好贴,顶!!!
作者: S19871029    时间: 2013-4-1 23:56
顶                          顶         
作者: Flea000    时间: 2013-4-2 03:38
好贴!
作者: shixg    时间: 2013-4-15 09:44
楼主辛苦了,说实话:好人啊!!!
作者: 李R-2    时间: 2013-9-27 16:05
再加上有图说明更好了
作者: 咕咕    时间: 2014-1-24 22:34
不错的分享  谢谢楼主
作者: z_ty1987    时间: 2014-3-24 09:25
这样的帖子真的是没有理由看完就走人的了!!!赞一个!!!
作者: hcfforever    时间: 2014-4-21 18:06
谢谢楼主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net/)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