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我公司准备要买3D软件,大家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打印本页]

作者: Pro_soso    时间: 2003-7-19 16:48
标题: 我公司准备要买3D软件,大家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我公司现在准备引进3D软件,由于对行情不是很了解,所以请各位大大提供一些资料。
小弟听说pro/e一套要10几万,是一台机器装,还是买回去了可以随便装多少台机器?我公司主要需要下列几个模块:零件设计,钣金设计,工程图和装配。
现在的sw和caxa听说不错,不知道价格如何。我公司做的产品外型不是很复杂,冲压件为主,少量的较复杂的塑料件。
请各位大大提供一些相关信息吧,谢谢!!!!
注:我公司是小型企业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售后服务的问题,一般都会提供培训吧,会培训到什么程度呢?如果软件升级,升级费用各种软件也有不同吧。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7-19 17:18
俺在帮你找懂行的人来....勿急..
代理商那里应该会确认一些冬冬吧..如授权的问题,买一套应该够了
作者: Pro_soso    时间: 2003-7-19 17:19
imageware wrote:
俺在帮你找懂行的人来....勿急..  
  代理商那里应该会确认一些冬冬吧..如授权的问题,买一套应该够了

这个世界好人真多呀,谢谢::K::K::K
作者: 天若有情    时间: 2003-7-19 17:21
产品外型不是很复杂的话,还是SW好了,且你们公司不大。
  
它的板金也不错的。
作者: Pro_soso    时间: 2003-7-19 17:26
天若有情 wrote:
产品外型不是很复杂的话,还是SW好了,且你们公司不大。  
   
  它的板金也不错的。

价格??主要是公司不大,所以要问详细点
作者: wudaoyu    时间: 2003-7-19 17:38
用Pro/e吧
想想你的周围的供应商会用什么??Pro/e占多数吧。。。。。。
转档的问题不存在了,呵呵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作者: 天若有情    时间: 2003-7-19 17:42
Pro_soso wrote:
   
  价格??主要是公司不大,所以要问详细点

按买的数量价格相差很大A
  
SW现在的价格我不知道,以前一套是五万多,十套是三万多每套。
作者: adoby    时间: 2003-7-20 14:45
Pro_soso wrote:
我公司现在准备引进3D软件,由于对行情不是很了解,所以请各位大大提供一些资料。  
  小弟听说pro/e一套要10几万,是一台机器装,还是买回去了可以随便装多少台机器?我公司主要需要下列几个模块:零件设计,钣金设计,工程图和装配。  
  现在的sw和caxa听说不错,不知道价格如何。我公司做的产品外型不是很复杂,冲压件为主,少量的较复杂的塑料件。  
  请各位大大提供一些相关信息吧,谢谢!!!!  
  注:我公司是小型企业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售后服务的问题,一般都会提供培训吧,会培训到什么程度呢?如果软件升级,升级费用各种软件也有不同吧。

  
你提到的这些需求目前商品化的软件差不多都能很好的实现,可以根据你企业的具体情况选一下,比如价格、使用人员的接受能力、培训、售后服务、生产工艺设计(工艺卡片等、人员与设备工时统计)、设计管理的配套等等。
  
CAXA实体设计与SW都可以试一试,连带服务一起差不多也都3万元左右,比较实惠也比较易于掌握,功能肯定是不用担心了,至少一段时间应该够你用了,如果考虑预算情况还可用少量CAXA实体设计(2、3万)配多套CAXA三维图板(5、6千)以及一两套CAXA工艺图表/BOM等,这样绘图、造型、管理等都一步到位了,对小企业而言应该是一项选择。
  
当然你还可以多听听其它VIP们的意见有道是兼听则明
作者: zzz    时间: 2003-7-20 20:59
把你认为可以的软件,找几个代理商,到你们公司去做个benchmark,打打擂台,然后再决定用哪个也不迟。光听别人说,怎么能行呢。
作者: 西坡居士    时间: 2003-7-20 21:46
Pro_soso wrote:
我公司现在准备引进3D软件,由于对行情不是很了解,所以请各位大大提供一些资料。  
  小弟听说pro/e一套要10几万,是一台机器装,还是买回去了可以随便装多少台机器?我公司主要需要下列几个模块:零件设计,钣金设计,工程图和装配。  
  现在的sw和caxa听说不错,不知道价格如何。我公司做的产品外型不是很复杂,冲压件为主,少量的较复杂的塑料件。  
  请各位大大提供一些相关信息吧,谢谢!!!!  
  注:我公司是小型企业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售后服务的问题,一般都会提供培训吧,会培训到什么程度呢?如果软件升级,升级费用各种软件也有不同吧。

PRO/E连汉化也要用钱买。培训的工程师水平不行,如果你记得付款留一半,那样情况会好一点,我们的基本包是128000左右,你的配置一定还得在这个基出上加钱。
作者: whitecloud    时间: 2003-7-20 22:12
先考慮你的公司上下游
尤其上游跟你的客戶
3套軟體應該都可以
  
錢是老闆出,價格不用管
除非你是老闆
  
再來是不是你負責評估,訓練,接洽
如是這樣
服務跟訓練就要在納入評估範圍
  
最主要是你們公司跟客戶使用的軟體是哪一套
最好使用都一樣,這樣在承接設變上,都可以為公司添加更多競爭的成分在
你們也好做事
  
大概這樣
有問題在問
作者: Pro_soso    时间: 2003-7-21 07:26
::y::y::y::y
感谢各位大大的建议和热心!!!小弟多谢了!!!
作者: shcaleez    时间: 2003-7-21 08:45
pro/e可以谈到5折并且赠送培训,不过这个价钱,要他们的,亚太区负责人签字.
我们买了3套.
作者: CAXAFAN    时间: 2003-7-21 08:58
Pro_soso wrote:
我公司现在准备引进3D软件,由于对行情不是很了解,所以请各位大大提供一些资料。  
  小弟听说pro/e一套要10几万,是一台机器装,还是买回去了可以随便装多少台机器?我公司主要需要下列几个模块:零件设计,钣金设计,工程图和装配。  
  现在的sw和caxa听说不错,不知道价格如何。我公司做的产品外型不是很复杂,冲压件为主,少量的较复杂的塑料件。  
  请各位大大提供一些相关信息吧,谢谢!!!!  
  注:我公司是小型企业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售后服务的问题,一般都会提供培训吧,会培训到什么程度呢?如果软件升级,升级费用各种软件也有不同吧。

  
软件关键在用,售后服务很关键,现在的CAX公司都在吹嘘自己的服务如何如何,这还得留心考察,比如在本地有无服务人员?服务人员的资质能力如何?服务内容包括哪些?收续标准?等等
  
一般软件都会赠送几次免费升级,然后是高的折扣价升级。
作者: Pro_soso    时间: 2003-7-21 11:17
shcaleez wrote:
pro/e可以谈到5折并且赠送培训,不过这个价钱,要他们的,亚太区负责人签字.  
  我们买了3套.

请问你们花了多少钱?培训时间是多久?
作者: Pro_soso    时间: 2003-7-21 11:18
CAXAFAN wrote:
   
  
  软件关键在用,售后服务很关键,现在的CAX公司都在吹嘘自己的服务如何如何,这还得留心考察,比如在本地有无服务人员?服务人员的资质能力如何?服务内容包括哪些?收续标准?等等  
  
  一般软件都会赠送几次免费升级,然后是高的折扣价升级。

谢谢提醒
作者: jjhnj    时间: 2003-7-21 12:53
zzz wrote:
把你认为可以的软件,找几个代理商,到你们公司去做个benchmark,打打擂台,然后再决定用哪个也不迟。光听别人说,怎么能行呢。

  
這樣很好,有了競爭,我以前所在的一家公司就是這樣做的,不但找來了UG.PROE,SW等代理商來做展示,也向我們所有的技術人員征及意見,最後選了SW.
有培訓,基本內容培訓.
作者: luckyding    时间: 2003-7-22 14:54
1.你的客户使用什么软件(很重要!)
2.你们公司是什么行业?
普通机械,家电、电子行业,SW足够
汽车、飞机等行业推荐CATIA,UG也马马虎虎
3.技术支持和后续服务非常关键,如果你做主的话,一定要考虑!
作者: shairlin    时间: 2003-7-22 14:55
虽然我用PRO/E。但我建议SW!
原因:便宜,好用,硬件要求低。
作者: Pro_soso    时间: 2003-7-22 15:58
luckyding wrote:
1.你的客户使用什么软件(很重要!)  
  2.你们公司是什么行业?  
  普通机械,家电、电子行业,SW足够  
  汽车、飞机等行业推荐CATIA,UG也马马虎虎  
  3.技术支持和后续服务非常关键,如果你做主的话,一定要考虑!

主要是做滤清器的,我只是帮助收集信息
作者: 炎黄在线    时间: 2003-7-22 17:15
Solidworks 或 Solidedge 就可以了。
上海的弗列加用的是solidedge
作者: Pro_soso    时间: 2003-7-23 07:32
炎黄在线 wrote:
Solidworks 或 Solidedge 就可以了。  
  上海的弗列加用的是solidedge

  
知道蚌埠用什么吗?
作者: Frank123    时间: 2003-7-23 15:54
SolidWorks应该最合适。遇到实在SolidWorks难以完成的功能,可以灵活结合AutoCAD,甚至手工解决问题。
  
虽然我用SolidWorks, 但是我也建议你买Pro/E。因为它的钣金能力比SolidWorks强一点,比如可以在平面上冲出凹坑,再在凹坑中间画一条线,顺着线折弯,Pro/E 就顺利完成,但SolidWorks就拒绝执行。但SolidWorks有的优点,Pro/E也没有,比如对中文支持好,一般设计任务完成速度快,修改方便。软件价格低。从学习到形成生产力的时间很短等。
  
也可以了解一下CAXA, 但我不了解,不能给你推荐。
作者: 小舟    时间: 2003-7-24 22:38
你们说的我看都看不懂,哎,我还有的一学啊!
作者: congriy    时间: 2003-10-1 15:35
以色列的CIMATRON如何?黄岩,路桥一带拥有数控加工中心或数控雕刻机的小作坊都用这个。界面友好,简单实用,比较容易上手,初中文化都可以较快掌握。可以节省培训和维护费用。另听说其CAM的功能甚至可与UG媲美(但操作比较简单)比,另外据说还表现出惊人的稳定性---这些好象比较适合小企业。
作者: SW笨笨    时间: 2003-12-8 10:31
如果有工程图,建议用CAXA、SolidWorks。CATIA和UG的工程图差强人意,ProE的根本没法看。人家的环境已经不太需要工程图了。
  
SW大概5万
作者: 徐孤城    时间: 2003-12-8 12:49
我有一个新软件叫VX CAD/CAM软件,美国货,三维设计加加工很不错有兴趣的话跟我联系,OICQ:45721048
作者: conjurator    时间: 2003-12-8 12:56
Alibre Design可以满足你们的需要。文件采用STEP标准,凡支持STEP标准的都没问题。培训、服务就不用说了,现在都有。价格便宜,买professional版大概一万左右,全齐了expert也就两万吧。你可去网上下载一个试用版试试看。
作者: 华山    时间: 2003-12-8 13:04
先考虑你的客户!
我建议你用pro-e,但他的钣金没有SW好!但其它方面都比较好!
如果你公司是在汽车业你最好用UG!
目前用得多的是PRO-E,它生成的二维图功能最好!
作者: 小鹿    时间: 2003-12-8 13:08
SW笨笨 wrote:
如果有工程图,建议用CAXA、SolidWorks。CATIA和UG的工程图差强人意,ProE的根本没法看。人家的环境已经不太需要工程图了。  
  
  SW大概5万

差强人意: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是褒义词O
作者: 小鸟瓜子    时间: 2003-12-8 14:37
SW笨笨 wrote:
如果有工程图,建议用CAXA、SolidWorks。CATIA和UG的工程图差强人意,ProE的根本没法看。人家的环境已经不太需要工程图了。  
  
  SW大概5万

恐怕是你在CATIA、UG、PROE方面的水平强差人意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9 01:13
CAXA实体设计可是很另类的,它可以在数秒类快速拖拉组合成板金件,效率很高。零件设计可以直接在装配模式下自上而下进行,而不必画一个零件就要存一个。
作者: hbtty    时间: 2003-12-9 13:46
fjp0931 wrote:
CAXA实体设计可是很另类的,它可以在数秒类快速拖拉组合成板金件,效率很高。零件设计可以直接在装配模式下自上而下进行,而不必画一个零件就要存一个。

  
现在那个软件不支持在装配模式下自上而下进行设计,那个不能在装配中设计零部件, 你要是给我只出一个来,我就卖caxa!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9 17:07
我就举你最喜欢的(我也很喜欢)Inventor,你虽然能在装配模式下进行自上而下的设计,但是必需零件先存盘,而且是画一个存一个,很麻烦。而且修改某个零件必需先激活。
         目前能做到不必零件存盘就能直接在装配模式下进行设计的软件只有CAXA实体设计、SOLIDWORKS2004和AutoCAD,其它软件都做不到。
作者: hbtty    时间: 2003-12-10 13:15
fjp0931 wrote:
我就举你最喜欢的(我也很喜欢)Inventor,你虽然能在装配模式下进行自上而下的设计,但是必需零件先存盘,而且是画一个存一个,很麻烦。而且修改某个零件必需先激活。  
           目前能做到不必零件存盘就能直接在装配模式下进行设计的软件只有CAXA实体设计、SOLIDWORKS2004和AutoCAD,其它软件都做不到。

  
看来你还是不会用inventor, 而且你得cad水平让人怀疑, 首先,autocad根本没有装配结构树的概念,所以autocad根本谈不上在装配模式下设计零部件,第二,inventor中,你可以从一个装配开始设计整个产品,而且一直不用保存,知道你最后设计成功, 然后一次性保存所有的装配文件和零件,不需要画一个存一个。给你看看这个最后的保存标记, 甚至你可以选择不保存的零部件。
这个装配是我一口气做完的,根本没有保存,而且是从装配开始做,没有单独建立一个个的part文档,最后修改了一部分,然后保存,看看对话框吧。
作者: hbtty    时间: 2003-12-10 13:18
至于你说的修改某一个文件的时候需要激活该零件,那么我想问问,sw不需要这样么,caxa我还真没有用过这个功能,不知道,如果caxa能够,我就要怀疑caxa的大装配打开能力, 毕竟内存是有限的,你如果把每一个零部件的所有信息都放入内存,那么最后的结果肯定是系统巨慢无比。 哈。。。。。。。。
作者: yy_yo    时间: 2003-12-10 19:09
给你一个联系方式啊:上海欧扬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Aterf 电话:021-63736652
作者: 大饼    时间: 2003-12-10 19:51
shairlin wrote:
虽然我用PRO/E。但我建议SW!  
  原因:便宜,好用,硬件要求低。

  
::y::y::y::b
作者: xuejianghe    时间: 2003-12-10 20:46
我们公司去年买了套caxa,早就在一边睡大觉了,如果你们还要做模具设计及加工的话,那sw恐怕也...................
作者: xuejianghe    时间: 2003-12-10 20:52
不过SW连学都不用,太简单了,直接就可用.
作者: jch_winner    时间: 2003-12-10 21:29
xuejianghe wrote:
不过SW连学都不用,太简单了,直接就可用.

  
:O) 真的假的啊?
作者: SW笨笨    时间: 2003-12-10 23:08
hbtty wrote:
至于你说的修改某一个文件的时候需要激活该零件,那么我想问问,sw不需要这样么,caxa我还真没有用过这个功能,不知道,如果caxa能够,我就要怀疑caxa的大装配打开能力, 毕竟内存是有限的,你如果把每一个零部件的所有信息都放入内存,那么最后的结果肯定是系统巨慢无比。 哈。。。。。。。。

  
SW不用打开零件,在装配体中直接右键点击“编辑零件”,就可以对零件进行所有的编辑。
作者: SW笨笨    时间: 2003-12-10 23:14
小鹿 wrote:
   
  差强人意: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是褒义词O

  
我并没有说他们不好,但是标注、标题栏等等功能用起来不如Inventer和SW方便。并且不能在工程图中加入实体效果,这样的工程图非常直观好看,据我的了解,只有Sw和Inventer有这种功能。另,这两个软件的标注已经可以国标化了,比如箭头大小、形式,尺寸、公差的形式等等。用UG、CATIA也能做出来,我看过哈飞用CATIA出的图,但是感觉不方便。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0 23:36
hbtty wrote:
至于你说的修改某一个文件的时候需要激活该零件,那么我想问问,sw不需要这样么,caxa我还真没有用过这个功能,不知道,如果caxa能够,我就要怀疑caxa的大装配打开能力, 毕竟内存是有限的,你如果把每一个零部件的所有信息都放入内存,那么最后的结果肯定是系统巨慢无比。 哈。。。。。。。。

  
     你说得恰恰相反,我是做大型件设计的,CAXA实体设计的大装配打开能力目前是所有软件中最强的,速度和运行是最快的,因为它拥有双内核协同运算!远远超过这方面能力很强的SOLIDWORKS,而早期的Inventor以大装配速度快著称,现在的版本则恰恰相反,成为它现在的最大缺陷。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0 23:50
说准确一点,就是输入ACIS和parasolid超大型装配体的能力和速度目前没有任何软件可以与实体设计XP相比。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1 00:12
hbtty,我不好意思说你了,你看看我俩究竟谁对Inventor学得不精,Inventor的装配界面如下:要么装入零部件,要么创建零部件,这是创建零部件的情形,创建一个,这个对话框就出现并保存一次,并不像你所说得一次装到底而不需保存。还有就是Inventor的工程剖视图并不能选择取消对某个零件的剖视,而仅仅是选择是否隐藏剖面线,被选择的零件还是被剖开的截面,而仅仅是隐藏了剖面线,不像你上次所说,可见你在Inventor方面与我差距还不小。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1 00:39
hbtty:至于你与我比AutoCAD的能力的问题就更显而易见了,你上次在CAD板块发的怎样把CAD实体投影成平面工程图的方法的帖子很可笑,根本无法投影成真正平面的工程图,而我却掌握了4种不同的方法和二次开发程序,能实现一个命令,数秒内讲CAD实体投影成真正的平面工程图,虚实线自动分层,比且能实现CAD实体特征化管理和修改,好好学习吧:
作者: hbtty    时间: 2003-12-11 09:44
SW笨笨 wrote:
   
   
  SW不用打开零件,在装配体中直接右键点击“编辑零件”,就可以对零件进行所有的编辑。

  
那个软件不能这样?激活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啊, 你不是几乎所有的软件都用过么,你难道不知道那个软件在装配状态可以直接,注意,我说的是直接,不需要做任何操作 就可以编辑。 都需要选中, 右健,然后选择,编辑零部件, 或者,打开零部件。
作者: hbtty    时间: 2003-12-11 09:46
fjp0931 wrote:
   
   
       你说得恰恰相反,我是做大型件设计的,CAXA实体设计的大装配打开能力目前是所有软件中最强的,速度和运行是最快的,因为它拥有双内核协同运算!远远超过这方面能力很强的SOLIDWORKS,而早期的Inventor以大装配速度快著称,现在的版本则恰恰相反,成为它现在的最大缺陷。

  
你去查查版友登记吧,我是在catia板块登记的,我个人最爱还是catia.  
至于你是做大型件设计的? 大型件的定义是什么,使零件的数目巨大,还是但个零件的重量,体积巨大?仔细看看你的部件图, 撑死人也就100多个,再说多点,200个,能叫做大装配么? 看看这个挖地布缆工程机械的工作部分,  只是整体的四分之一, 一共有4700多个零件。  
  
你知道大装配的定义么? 首先是零部件的数量,而不是零部件的体积。 其次是零部件的复杂程度,不能是单个零件的1000, 或2000重复。 
作者: hbtty    时间: 2003-12-11 10:00
fjp0931 wrote:
hbtty,我不好意思说你了,你看看我俩究竟谁对Inventor学得不精,Inventor的装配界面如下:要么装入零部件,要么创建零部件,这是创建零部件的情形,创建一个,这个对话框就出现并保存一次,并不像你所说得一次装到底而不需保存。还有就是Inventor的工程剖视图并不能选择取消对某个零件的剖视,而仅仅是选择是否隐藏剖面线,被选择的零件还是被剖开的截面,而仅仅是隐藏了剖面线,不像你上次所说,可见你在Inventor方面与我差距还不小。

  
红色部分,问你,inventor这么多模块,你不指定是那个,我到底是创建一个零件,还是一个部件,还是一个钣金件?还是一个装配? 我想不会caxa只有一个零件模块吧?
  
蓝色部分,你不知道inventor可以很方便的作整体装配的零部件操作么,我可以画一个装配,然后用一个草图切割开,然后取出不需要切割的,在生成工程图么?如果你都不知道怎么用草图切割,你就不要说会inventor.
  
如果你会autocad的二次开发,而且还要是很精通的那种。 那么我在autocad上面是不敢跟你较量的,毕竟我二次开发很菜的。,
  
至于inventor, 随便你说,拿出题来比一比, 我还就敢在inventor上面跟你比。 就怕你不干,上次根人家比ug,sw, pro/e, 没有见你有什么后来话,跑了几天又出来了!  
  
下面图片是上面装配的bom表统计,再inventor上面开发的。 只能让你看看最后一页了, 毕竟零件太多,抓图看不到所有的,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1 21:07
hbtty wrote:
   
  
  你去查查版友登记吧,我是在catia板块登记的,我个人最爱还是catia.   
  至于你是做大型件设计的? 大型件的定义是什么,使零件的数目巨大,还是但个零件的重量,体积巨大?仔细看看你的部件图, 撑死人也就100多个,再说多点,200个,能叫做大装配么? 看看这个挖地布缆工程机械的工作部分,  只是整体的四分之一, 一共有4700多个零件。   
  
  你知道大装配的定义么? 首先是零部件的数量,而不是零部件的体积。 其次是零部件的复杂程度,不能是单个零件的1000, 或2000重复。 

  
      你看清楚这是不是大型件设计,我才设计了1/3,零件数量是1368,输入格式分别为ACIS和parasolid,你用CATIA输入ACIS格式看看!(我本人也同样是CATIA支持者),但是这种大型件的综合转换能力包括CATIA在内的其他软件都是不能与CAXA实体设计相比的。希望能得到你的答复这到底叫不叫大型件设计。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1 21:13
说多点,200个,能叫做大装配么? 看看这个挖地布缆工程机械的工作部分,  只是整体的四分之一, 一共有4700多个零件。   
  
  你知道大装配的定义么? 首先是零部件的数量,而不是零部件的体积。 其次是零部件的复杂程度,不能是单个零件的1000, 或2000重复。  [/quote]
  
      你看清楚这是不是大型件设计,我才设计了1/3,零件数量是1368,输入格式分别为ACIS和parasolid,你用CATIA输入ACIS格式看看!(我本人也同样是CATIA支持者),但是这种大型件的综合转换能力包括CATIA在内的其他软件都是不能与CAXA实体设计相比的。希望能得到你的答复这到底叫不叫大型件设计。2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1 21:51
hbtty wrote:蓝色部分,你不知道inventor可以很方便的作整体装配的零部件操作么,我可以画一个装配,然后用一个草图切割开,然后取出不需要切割的,在生成工程图么?如果你都不知道怎么用草图切割,你就不要说会inventor.  
  
       你上面的话是在说明你是这样做实体投影剖视工程图的:画一个装配,然后用一个草图切割开,然后取出不需切割的,生成剖视工程图,你自己不觉得这样做很累、很原始吗?并且切开的你所说的4000多个零件的截面剖面线你用手工一个个标上去?你在说什么呀?!
作者: KINGDO    时间: 2003-12-11 22:57
通过上次与fjp0931的比试,我对他比较了解:他除了脸皮比较厚,没啥本事~~~
  
请大家不要浪费时间和他争论了,看到他打肿脸充胖子很难受
  
没人理他,他就孤掌难鸣了:^):^)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1 23:21
hbtty: 告诉你吧,CAXA实体设计的零件模块与装配模块的界面是不分的,是同一个界面,在已画好的零件的特征面上再画一个零件,就自动进行和运算,成为前一个零件的一个特征组成部分,成为同一个零件;而不接触前一个零件,在其周围再画一个零件就自动成为第二个零件(自动进入树结构,无需存盘),以此内推,可以实现真正意义的自上而下的设计,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不需要在装配菜单中输入或新建装配用零件,不需一个个存盘,这才叫真正意义上的自上而下的设计!Inventor做不到吧(虽然我也支持Inventor)?并且其他的软件也很难做到。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1 23:26
KINGDO:你能不能像hbtty一样用自己设计的实作而不是习题,更不是人生攻击来和我进行比较啊?不要总是一副无赖相!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1 23:31
并且大家说说看,我列出的以上CAXA实体设计的创新内容一点道理都没有吗?是像那家伙所说在胡搅蛮缠吗?
作者: hbtty    时间: 2003-12-12 09:51
fjp0931 wrote:
   
  
        你看清楚这是不是大型件设计,我才设计了1/3,零件数量是1368,输入格式分别为ACIS和parasolid,你用CATIA输入ACIS格式看看!(我本人也同样是CATIA支持者),但是这种大型件的综合转换能力包括CATIA在内的其他软件都是不能与CAXA实体设计相比的。希望能得到你的答复这到底叫不叫大型件设计。

  
你这个部件的所有零件使用caxa做的么? 怀疑中。。。。。。。。。。
第二, 你这个部件的大部分零件的形状都太简单了吧?  
说到综合转换能力,我caxa没有用过,不过IronCAD4.2我可是看见过,自己打开自己的例子文件都需要很长时间。 不知道你是不是要说IronCAD跟CAXA不是一回事。
作者: hbtty    时间: 2003-12-12 09:53
KINGDO wrote:
通过上次与fjp0931的比试,我对他比较了解:他除了脸皮比较厚,没啥本事~~~  
  
  请大家不要浪费时间和他争论了,看到他打肿脸充胖子很难受  
  
  没人理他,他就孤掌难鸣了:^):^)

  
严重同意中。。。。。。。。。。。。。。
  
看来我还是很年轻的么, 怎么喜欢跟人争论,检讨,检讨,
作者: hbtty    时间: 2003-12-12 09:54
fjp0931 wrote:
说多点,200个,能叫做大装配么? 看看这个挖地布缆工程机械的工作部分,  只是整体的四分之一, 一共有4700多个零件。   
      
  你知道大装配的定义么? 首先是零部件的数量,而不是零部件的体积。 其次是零部件的复杂程度,不能是单个零件的1000, 或2000重复。 

  
        你看清楚这是不是大型件设计,我才设计了1/3,零件数量是1368,输入格式分别为ACIS和parasolid,你用CATIA输入ACIS格式看看!(我本人也同样是CATIA支持者),但是这种大型件的综合转换能力包括CATIA在内的其他软件都是不能与CAXA实体设计相比的。希望能得到你的答复这到底叫不叫大型件设计。2 [/quote]
  
怎么这个好像不是caxa做的啊,用别的做,然后caxa打开? 打开化了多少时间呢?
作者: YFF    时间: 2003-12-12 11:35
fjp0931 wrote:
hbtty wrote:蓝色部分,你不知道inventor可以很方便的作整体装配的零部件操作么,我可以画一个装配,然后用一个草图切割开,然后取出不需要切割的,在生成工程图么?如果你都不知道怎么用草图切割,你就不要说会inventor.   
  
         你上面的话是在说明你是这样做实体投影剖视工程图的:画一个装配,然后用一个草图切割开,然后取出不需切割的,生成剖视工程图,你自己不觉得这样做很累、很原始吗?并且切开的你所说的4000多个零件的截面剖面线你用手工一个个标上去?你在说什么呀?!

  
fjp0931我想可能是你的说法有问题,因此hbtty的回答也就产生了问题,实际上在Inventor中生成剖视工程图的时候,可以方便的选择哪个零件或者是组件不参与剖切,hbtty给你的答案是说在装配环境下如何将一个组件的壳体做一个剖切,从而显露出内部的结构。比如:一个液压泵的组件,我们将泵壳做一个四分之一剖,从而在装配中很方便的观察内部结构。
作者: firegod    时间: 2003-12-12 12:32
fjp0931 wrote:
   
  
        你看清楚这是不是大型件设计,我才设计了1/3,零件数量是1368,输入格式分别为ACIS和parasolid,你用CATIA输入ACIS格式看看!(我本人也同样是CATIA支持者),但是这种大型件的综合转换能力包括CATIA在内的其他软件都是不能与CAXA实体设计相比的。希望能得到你的答复这到底叫不叫大型件设计。

  几千个零件就这么牛B了。。佩服。。。 如果汽车和飞机不是一次都接近十万吗。。用这个衡量下吧。。 最讨厌你的那句话什么XXX XP的装配是其它软件比不上的。。UG,CATIA呢?? ::n::n::n::n
作者: SW笨笨    时间: 2003-12-12 21:25
hbtty wrote:
   
  
  那个软件不能这样?激活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啊, 你不是几乎所有的软件都用过么,你难道不知道那个软件在装配状态可以直接,注意,我说的是直接,不需要做任何操作 就可以编辑。 都需要选中, 右健,然后选择,编辑零部件, 或者,打开零部件。

  
我上次没理解。不过这样的编辑SolidWorks也有,你直接在装配图中双击零件,就会弹出你定义过得所有尺寸,可以直接更改,不用“编辑零件”或激活。改完刷新一下就行了。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2 22:47
YFF wrote:
   
  
  fjp0931我想可能是你的说法有问题,因此hbtty的回答也就产生了问题,实际上在Inventor中生成剖视工程图的时候,可以方便的选择哪个零件或者是组件不参与剖切,hbtty给你的答案是说在装配环境下如何将一个组件的壳体做一个剖切,从而显露出内部的结构。比如:一个液压泵的组件,我们将泵壳做一个四分之一剖,从而在装配中很方便的观察内部结构。

  
        你非常聪明,知道我在说什么。但是Inventor的剖视图的这个问题你也搞错了,你看下面这个Inventor的剖视图的选择剖视功能,它只能选择隐藏剖面线,但是不能取消剖视轴,你看那个轴的倒角线哪去了(红笔圈的部位),它还是被剖开的截面,并没有恢复轴,只是隐藏了剖面线。可能你是真的没有搞清楚,可是hbtty却很清楚,她那样乱写是因为没了理由。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2 22:50
YFF wrote:  
  
   
fjp0931我想可能是你的说法有问题,因此hbtty的回答也就产生了问题,实际上在Inventor中生成剖视工程图的时候,可以方便的选择哪个零件或者是组件不参与剖切,hbtty给你的答案是说在装配环境下如何将一个组件的壳体做一个剖切,从而显露出内部的结构。比如:一个液压泵的组件,我们将泵壳做一个四分之一剖,从而在装配中很方便的观察内部结构。  
  
        你非常聪明,知道我在说什么。但是Inventor的剖视图的这个问题你也搞错了,你看下面这个Inventor的剖视图的选择剖视功能,它只能选择隐藏剖面线,但是不能取消剖视轴,你看那个轴的倒角线哪去了(红笔圈的部位),它还是被剖开的截面,并没有恢复轴,只是隐藏了剖面线。可能你是真的没有搞清楚,可是hbtty却很清楚,她那样乱写是因为没了理由。
    对不起,刚才那个图发错了,是这张: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2 22:58
firegod wrote:
   
    几千个零件就这么牛B了。。佩服。。。 如果汽车和飞机不是一次都接近十万吗。。用这个衡量下吧。。 最讨厌你的那句话什么XXX XP的装配是其它软件比不上的。。UG,CATIA呢?? ::n::n::n::n

  
      我并没有说CAXA实体设计的装配是其它软件比不上的,我只是说CAXA实体设计的大型件的输入格式转换能力是其他软件比不上的,我并没有说错!其他软件有双内核转换能力吗?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2 23:15
hbtty wrote:
   
  
  你这个部件的所有零件使用caxa做的么? 怀疑中。。。。。。。。。。  
  第二, 你这个部件的大部分零件的形状都太简单了吧?   
  说到综合转换能力,我caxa没有用过,不过IronCAD4.2我可是看见过,自己打开自己的例子文件都需要很长时间。 不知道你是不是要说IronCAD跟CAXA不是一回事。

  
          我一直和你谈的是CAXA实体设计XPr2的输入格式转换能力的问题,这对我很重要,因为我要用它出工程图的大部分剖视图,它能真正选择是否剖视轴类零件。(Solidworks也能做到,但我的这个装配件输入在SW中以失败告终)我没有说它是CAXA做的,只要是我做的就行了。你有没有听说过双内核?如果不清楚我可以给你做出说明。你支持那个人的贴子说明你和他也差不多了。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2 23:43
hbtty: 我的那东东是像你所说没有什么难度的,因为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而且我的主要部件挤出机总成正在设计之中,还没有出来。但是你那个东东更简单,除了气缸、曲轴连杆、齿轮箱、机架、履带还有什么?你我都清Inventor能做多难的东西。
  
      好了,下面和你玩玩Inventor,做个蜗杆怎样,不难,比速度。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3 00:22
fjp0931 wrote:
hbtty: 告诉你吧,CAXA实体设计的零件模块与装配模块的界面是不分的,是同一个界面,在已画好的零件的特征面上再画一个零件,就自动进行和运算,成为前一个零件的一个特征组成部分,成为同一个零件;而不接触前一个零件,在其周围再画一个零件就自动成为第二个零件(自动进入树结构,无需存盘),以此内推,可以实现真正意义的自上而下的设计,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不需要在装配菜单中输入或新建装配用零件,不需一个个存盘,这才叫真正意义上的自上而下的设计!Inventor做不到吧(虽然我也支持Inventor)?并且其他的软件也很难做到。

  
     hbtty:这个帖子你还没有做出回答,谈谈你的感想。
作者: liumingcz    时间: 2003-12-13 01:35
又争论软件的好坏了,软件的好坏很难比出来,也没有意义。操作快不说明问题,关键是应用的人,应用的场合。在比软件时,攻击别人就。。。。。。。。。。
  
我是搞教学的,关于软件的应用我学一些,做的工程也有一些,不多。CAXA与其他软件比较有其优势,但是绝对的说因为其中的一两个亮点就压倒一切显然不合适。
  
无疑CAXA是国产CAX软件中较出色的。原因很简单,他的开发背景不同,也可以说起点较高。国产CAX软件,在理论上力求创出一条新路,显然重新开发个内核不具有实力,也不会被市场认可。那路在哪里?只能是综合。所以CAXA选了iron,iron本身的开发其背景不是走欧州道路,他就是综合。也就是说iron传统图形内核方面吸取了体素建模的思想。并融入三维球。而大家了解不多的是,体素建模思想是日本小鬼子的主导。最初的体素思想源于二维,并逐渐转入规则三维,其后不断丰富。
在双核方面到是CAXA的首创。这主要是CAXA考虑到必须与占主导的CAX软件兼容,而不是为了运算优化。
从以上两点看,我们说因为体素为基础的建模带来的效果是:1、建模简单迅速。2、任何时候都可以视为分离实体,实质上CAXA从来不精确记录成型后的实体数据,这一点CAXA的技术人员也承认。其数据优化有一定的问题。3、为求数据稳定,CAXA在图像生成上算法很领先,速度也很快,其动画也很出彩。
而因为双内核带来的效果表现在:1、CAXA读入模型很少有数据缺失,很少出错,很稳定。2、CAXA读入的格式很多,但是输出的格式基于市场考虑却不很多,有些需要专用插件。3、结合双内核为弥补体素建模的不足,CAXA仍然提供了大量的传统建模方法,在这个问题上,你可以看到综合的后果,效率很低,运算缓慢。举例来说,以3D曲线为导线扫掠的运算效率约是普通CAX软件的0.3。因此一个先明的实例就是不像CAXA宣传的那样,CAXA在哈飞的评价实际很糟。
综上所述,个人看法是,CAXA易用,对普通机械件建模很方便,对复杂装配,体素数据虽有多余,但是总量较小,重生成虽慢,但是图形算法优化,应该速度与其他CAX软件有一比。可是对自由曲面,其效率很低,而且算法不完善,经常在计算时就会出错。
  
可以肯定的是,上两层楼的丝杠大家不用与CAXA比了,CAXA有螺纹体素,几乎没有一个占主导的CAX软件在建此图的效率与CAXA相当。除了小鬼子的软件。但是如果在丝杠的螺纹两头做精确的螺纹收尾,he he  CAXA会很难受。
作者: zsctoday    时间: 2003-12-13 12:47
支持楼上的,评价得很客观,让人信服。
作者: SW笨笨    时间: 2003-12-13 13:26
liumingcz wrote:
又争论软件的好坏了,软件的好坏很难比出来,也没有意义。操作快不说明问题,关键是应用的人,应用的场合。在比软件时,攻击别人就。。。。。。。。。。  
  
  我是搞教学的,关于软件的应用我学一些,做的工程也有一些,不多。CAXA与其他软件比较有其优势,但是绝对的说因为其中的一两个亮点就压倒一切显然不合适。  
  
  无疑CAXA是国产CAX软件中较出色的。原因很简单,他的开发背景不同,也可以说起点较高。国产CAX软件,在理论上力求创出一条新路,显然重新开发个内核不具有实力,也不会被市场认可。那路在哪里?只能是综合。所以CAXA选了iron,iron本身的开发其背景不是走欧州道路,他就是综合。也就是说iron传统图形内核方面吸取了体素建模的思想。并融入三维球。而大家了解不多的是,体素建模思想是日本小鬼子的主导。最初的体素思想源于二维,并逐渐转入规则三维,其后不断丰富。  
  在双核方面到是CAXA的首创。这主要是CAXA考虑到必须与占主导的CAX软件兼容,而不是为了运算优化。  
  从以上两点看,我们说因为体素为基础的建模带来的效果是:1、建模简单迅速。2、任何时候都可以视为分离实体,实质上CAXA从来不精确记录成型后的实体数据,这一点CAXA的技术人员也承认。其数据优化有一定的问题。3、为求数据稳定,CAXA在图像生成上算法很领先,速度也很快,其动画也很出彩。  
  而因为双内核带来的效果表现在:1、CAXA读入模型很少有数据缺失,很少出错,很稳定。2、CAXA读入的格式很多,但是输出的格式基于市场考虑却不很多,有些需要专用插件。3、结合双内核为弥补体素建模的不足,CAXA仍然提供了大量的传统建模方法,在这个问题上,你可以看到综合的后果,效率很低,运算缓慢。举例来说,以3D曲线为导线扫掠的运算效率约是普通CAX软件的0.3。因此一个先明的实例就是不像CAXA宣传的那样,CAXA在哈飞的评价实际很糟。  
  综上所述,个人看法是,CAXA易用,对普通机械件建模很方便,对复杂装配,体素数据虽有多余,但是总量较小,重生成虽慢,但是图形算法优化,应该速度与其他CAX软件有一比。可是对自由曲面,其效率很低,而且算法不完善,经常在计算时就会出错。  
  
  可以肯定的是,上两层楼的丝杠大家不用与CAXA比了,CAXA有螺纹体素,几乎没有一个占主导的CAX软件在建此图的效率与CAXA相当。除了小鬼子的软件。但是如果在丝杠的螺纹两头做精确的螺纹收尾,he he  CAXA会很难受。

  
绝对支持,佩服佩服。
作者: YFF    时间: 2003-12-14 00:09
fjp0931 wrote:
YFF wrote:   
  
      
  fjp0931我想可能是你的说法有问题,因此hbtty的回答也就产生了问题,实际上在Inventor中生成剖视工程图的时候,可以方便的选择哪个零件或者是组件不参与剖切,hbtty给你的答案是说在装配环境下如何将一个组件的壳体做一个剖切,从而显露出内部的结构。比如:一个液压泵的组件,我们将泵壳做一个四分之一剖,从而在装配中很方便的观察内部结构。   
  
          你非常聪明,知道我在说什么。但是Inventor的剖视图的这个问题你也搞错了,你看下面这个Inventor的剖视图的选择剖视功能,它只能选择隐藏剖面线,但是不能取消剖视轴,你看那个轴的倒角线哪去了(红笔圈的部位),它还是被剖开的截面,并没有恢复轴,只是隐藏了剖面线。可能你是真的没有搞清楚,可是hbtty却很清楚,她那样乱写是因为没了理由。  
      对不起,刚才那个图发错了,是这张:

  
老大,你搞错了,在Inventor的工程图中如果要生成一个轴系组件的剖视图而又不想对轴进行剖切,不是将剖面线消隐而是有其他的方法,可以使剖切面对选择的零件或者组件不起作用,你的那种方法是错的当然看不到倒角位置的轮廓线了。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4 00:33
liumingcz wrote:
  
    2、CAXA读入的格式很多,但是输出的格式基于市场考虑却不很多,有些需要专用插件。   
  

  
           软件比较栏主要的功能就是软件比较,当然攻击别人固然不好,但是反击别人就应另当别论,我是从来不主动攻击别人的,比如这个hbtty已经攻击我达数个月之久,这是我的第一次反击。
  
         高手以理服人的方式只得赞赏,但是上面所引用的这个说法显然是错误的,请看CAXA实体设计的输入与输出数量的比较,应该是输入格式很多,输出格式更多,欢迎你答复我这个帖子:
        请看CAXA实体设计的输入格式1: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4 00:34
quote]liumingcz wrote:
  
    2、CAXA读入的格式很多,但是输出的格式基于市场考虑却不很多,有些需要专用插件。   
  [/quote]
  
           软件比较栏主要的功能就是软件比较,当然攻击别人固然不好,但是反击别人就应另当别论,我是从来不主动攻击别人的,比如这个hbtty已经攻击我达数个月之久,这是我的第一次反击。
  
         高手以理服人的方式只得赞赏,但是上面所引用的这个说法显然是错误的,请看CAXA实体设计的输入与输出数量的比较,应该是输入格式很多,输出格式更多,欢迎你答复我这个帖子:
        请看CAXA实体设计的输入格式2: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4 00:36
quote]liumingcz wrote:
  
    2、CAXA读入的格式很多,但是输出的格式基于市场考虑却不很多,有些需要专用插件。   
  [/quote]
  
           软件比较栏主要的功能就是软件比较,当然攻击别人固然不好,但是反击别人就应另当别论,我是从来不主动攻击别人的,比如这个hbtty已经攻击我达数个月之久,这是我的第一次反击。
  
         高手以理服人的方式只得赞赏,但是上面所引用的这个说法显然是错误的,请看CAXA实体设计的输入与输出数量的比较,应该是输入格式很多,输出格式更多,欢迎你答复我这个帖子:
        请看CAXA实体设计的输出格式1: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4 00:39
quote]liumingcz wrote:
  
    2、CAXA读入的格式很多,但是输出的格式基于市场考虑却不很多,有些需要专用插件。   
  [/quote]
  
           软件比较栏主要的功能就是软件比较,当然攻击别人固然不好,但是反击别人就应另当别论,我是从来不主动攻击别人的,比如这个hbtty已经攻击我达数个月之久,这是我的第一次反击。
  
         高手以理服人的方式只得赞赏,但是上面所引用的这个说法显然是错误的,请看CAXA实体设计的输入与输出数量的比较,应该是输入格式很多,输出格式更多,欢迎你答复我这个帖子:
        请看CAXA实体设计的输出格式2: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4 00:42
quote]liumingcz wrote:
  
    2、CAXA读入的格式很多,但是输出的格式基于市场考虑却不很多,有些需要专用插件。   
  [/quote]
  
           软件比较栏主要的功能就是软件比较,当然攻击别人固然不好,但是反击别人就应另当别论,我是从来不主动攻击别人的,比如这个hbtty已经攻击我达数个月之久,这是我的第一次反击。
  
         高手以理服人的方式只得赞赏,但是上面所引用的这个说法显然是错误的,请看CAXA实体设计的输入与输出数量的比较,应该是输入格式很多,输出格式更多,欢迎你答复我这个帖子:
        请看CAXA实体设计的输出格式3: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4 00:45
上面的CAXA实体设计的输出格式2不清楚,现重发一张: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4 00:56
YFF wrote:
   
  
  老大,你搞错了,在Inventor的工程图中如果要生成一个轴系组件的剖视图而又不想对轴进行剖切,不是将剖面线消隐而是有其他的方法,可以使剖切面对选择的零件或者组件不起作用,你的那种方法是错的当然看不到倒角位置的轮廓线了。

  
      谢谢你的参与与指正,但你能否像我一样既用理论又用图形来证明你是对的,这要求不过分吧?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4 00:58
并且据我所知Inventor目前还没有这个功能。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4 14:58
我指的是这种剖视图产生的对话框界面与功能,Inventor目前肯定是不会有的,但这不是实体设计的界面,(CAXA实体设计也有这种功能)这是CAXA大家族中的另一个成员CAXA三维电子图板V2装配版(非零件版)的剖视图界面,这个经典的小巧快捷的软件目前拥有的人很少,(我才搞到)值得收藏。
作者: YFF    时间: 2003-12-14 17:35
fjp0931 wrote:
   
   
        谢谢你的参与与指正,但你能否像我一样既用理论又用图形来证明你是对的,这要求不过分吧?

  
好吧,满足一下你的要求,你可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啊,实际上除了双内核以外,你所说的CAXA的其它功能有很多软件都可以较好的实现,你所熟悉的恐怕也就是一两种软件,没有必要在说CAXA的一些特点的时候去说其他软件做不到,因为对于其它软件来讲,你并不是专家。
  
这张由Inventor所生成的二维工程图应该可以满足你的要求
作者: hbtty    时间: 2003-12-14 18:59
SW笨笨 wrote:
   
  
  我上次没理解。不过这样的编辑SolidWorks也有,你直接在装配图中双击零件,就会弹出你定义过得所有尺寸,可以直接更改,不用“编辑零件”或激活。改完刷新一下就行了。

  
好了, 看你比较虚心, 在给你说一下, 直接在装配图中双击零件,就会弹出你定义过得所有尺寸,可以直接更改,不用“编辑零件”或激活。改完刷新一下就行了。  你说的这个,inventor也可以, 不相信可以试下。 不要没有试过就说没有!
作者: hbtty    时间: 2003-12-14 19:04
firegod wrote:
   
    几千个零件就这么牛B了。。佩服。。。 如果汽车和飞机不是一次都接近十万吗。。用这个衡量下吧。。 最讨厌你的那句话什么XXX XP的装配是其它软件比不上的。。UG,CATIA呢?? ::n::n::n::n

  
强烈支持!  
  
我也是最讨厌这么一句话, 还讨厌的就是, 其实他精通的软件恐怕就caxa了, 还老说别的软件没有这个, 没有哪个, 甚至ug没有放样都出来了。 唉, 人怎么能够这样呢。 
作者: hbtty    时间: 2003-12-14 19:34
YFF wrote:
   
  
  好吧,满足一下你的要求,你可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啊,实际上除了双内核以外,你所说的CAXA的其它功能有很多软件都可以较好的实现,你所熟悉的恐怕也就是一两种软件,没有必要在说CAXA的一些特点的时候去说其他软件做不到,因为对于其它软件来讲,你并不是专家。  
  
  这张由Inventor所生成的二维工程图应该可以满足你的要求

  
谢谢啦, 不知道是他的表达能力有问题,还是我的理解能力有问题, 以前给他了一个错误的解释。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4 22:02
YFF wrote:
   
  
  好吧,满足一下你的要求,你可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啊,实际上除了双内核以外,你所说的CAXA的其它功能有很多软件都可以较好的实现,你所熟悉的恐怕也就是一两种软件,没有必要在说CAXA的一些特点的时候去说其他软件做不到,因为对于其它软件来讲,你并不是专家。  
  
  这张由Inventor所生成的二维工程图应该可以满足你的要求

  
       你这张图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你瞧,Inventor剖视图方面没有这个功能我不是也画出来了,画法和你一样——你知我知。你剖视过程中的对话框在哪,像我上面那个图一样?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4 22:07
YFF wrote:
   
  
  ...你所熟悉的恐怕也就是一两种软件,没有必要在说CAXA的一些特点的时候去说其他软件做不到,因为对于其它软件来讲,你并不是专家...  
  
  

   
        你看看清楚吧,这是我在使用的软件。我可不像某些人,从来就没有装过、用过CAXA就对其报有极大的偏见。
作者: SW笨笨    时间: 2003-12-14 22:23
hbtty wrote:
   
  
  好了, 看你比较虚心, 在给你说一下, 直接在装配图中双击零件,就会弹出你定义过得所有尺寸,可以直接更改,不用“编辑零件”或激活。改完刷新一下就行了。  你说的这个,inventor也可以, 不相信可以试下。 不要没有试过就说没有!  

  
???我没说Inventer没有这个功能呀?
作者: 笑傲江湖    时间: 2003-12-14 22:29
fjp0931 wrote:   
          你看看清楚吧,这是我在使用的软件。我可不像某些人,从来就没有装过、用过CAXA就对其报有极大的偏见。

只有:D:D:D:D

作者: fjp0931    时间: 2003-12-14 23:13
别忘了我是个三维机械设计软件的发烧友。
作者: 笑傲江湖    时间: 2003-12-14 23:19
fjp0931 wrote:
别忘了我是个安装三维机械设计软件的发烧友。

加二个字,感觉更妥当
作者: YFF    时间: 2003-12-15 00:31
fjp0931 wrote:
   
   
         你这张图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你瞧,Inventor剖视图方面没有这个功能我不是也画出来了,画法和你一样——你知我知。你剖视过程中的对话框在哪,像我上面那个图一样?

  
你恐怕是删除了剖面线,然后通过草图自己画上一个线,我的方法和你的不同,在主视图上点击鼠标右件,选择“显示内容”,在右侧的浏览器内可看到整个装配树,在不需要参与剖切的零件或部件上右键,将剖视图前面的对勾去掉,剖视图中该零件或部件就不会参与剖切了,并不需要有单独的对话框。
另外你装了那么多的软件,不知真正会用的有几个。还有明明是在说Inventor和CAXA实体设计,你怎么一下子又跳到CAXA三维电子图板上去了,不明白。看来是CAXA实体设计都没法完成你所提出来的问题,那你提出来又是什么意思呢?不明白。:-e
作者: v89as    时间: 2003-12-15 01:07
嗯!     蛮激烈的该歇歇了?
作者: hbtty    时间: 2003-12-15 09:10
笑傲江湖 wrote:
   
  加二个字,感觉更妥当

  
强烈支持,没有比他更好的安装发烧友了。
作者: AA    时间: 2003-12-15 09:16
笑傲江湖 wrote:
   
  加二个字,感觉更妥当

  
你这种人,很少相信别人,只会批判讽刺别人,自己不能创建什么文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无用。
  
我国落后、不富裕、不强大,就是因为小人太多,小人在每一个场合经常联合起来得势。
作者: AA    时间: 2003-12-15 09:20
fjp0931 wrote:
别忘了我是个三维机械设计软件的发烧友。

  
支持
作者: wo999xiangfei    时间: 2003-12-15 11:10
hbtty wrote:
   
  
  强烈支持,没有比他更好的安装发烧友了。

  
我也来支持一下。
腐鸡皮对软件安装方面的狂热我看还真是无人能及!
作者: sdmdt    时间: 2003-12-15 16:03
不错!真理是越辩越明!支持争论!
作者: 16479904    时间: 2003-12-15 16:24
感觉你用一两重精通就可以了,搞那么多软件只是摆设,呵呵,再怎么说CAXA和CATIA 没办法比,不是一个档次!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net/)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