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剪切应力 [打印本页]

作者: 阎涛    时间: 2011-6-9 19:21
标题: 剪切应力
我们公司的产品多为外观面,对产品的结构力学要求不严且产品小翘曲变形要求也小,就是注重外观,现在我们有一个无法逾越的大山就是应力痕印(斜顶印,顶针印)。跪求技术支持。现在我们用的MOLDEX但是都无法预测~~~~~~~~~~
作者: lrbheyuan    时间: 2011-7-12 14:19
应力痕有很多种形成原因,能不能说详细点
作者: lrbheyuan    时间: 2011-7-12 14:20
本帖最后由 lrbheyuan 于 2011-7-12 14:22 编辑

最好有图片,应力痕可以通过流动-剪切率/保压-剪切应力的分析结果来看。根据不同的形成原因可以通过不同的结果进行辅助判断
作者: 阎涛    时间: 2011-7-12 18:05
lrbheyuan 发表于 2011-7-12 14:19
应力痕有很多种形成原因,能不能说详细点

顶针痕,斜顶痕,就是感觉是有色差。皮纹的话就是斜顶那里就发亮。
作者: 阎涛    时间: 2011-7-12 18:06
lrbheyuan 发表于 2011-7-12 14:20
最好有图片,应力痕可以通过流动-剪切率/保压-剪切应力的分析结果来看。根据不同的形成原因可以通过不同的结 ...

顶针痕,斜顶痕,就是感觉是有色差。皮纹的话就是斜顶那里就发亮。是的我也试图分析过但是斜顶局部发亮。
作者: lrbheyuan    时间: 2011-7-12 19:04
本帖最后由 lrbheyuan 于 2011-7-12 19:06 编辑
阎涛 发表于 2011-7-12 18:06
顶针痕,斜顶痕,就是感觉是有色差。皮纹的话就是斜顶那里就发亮。是的我也试图分析过但是斜顶局部发亮。


应力痕常见的有两种形成方式:
①由于剪切产生的应力痕
②由于体积收缩产生的应力痕
如果是由于顶针,斜顶位产生的痕迹,可能是由于过早顶出导致,可以增加冷却时间再顶出。
以上只是一个大概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作者: ColinLuo    时间: 2011-7-15 11:38
顶针痕和斜顶痕主要是因温差导致,建议加强水路设计或延时顶出或改变顶针布局.



作者: 阎涛    时间: 2011-7-16 18:58
ColinLuo 发表于 2011-7-15 11:38
顶针痕和斜顶痕主要是因温差导致,建议加强水路设计或延时顶出或改变顶针布局.

温度问题估计最靠谱的解释,也一种解释是模具顶针板刚性问题。但是我们也曾经斜顶做“七”字型依旧无法解决问题!!温度问题的原因我们现在无法确认!我估计可能性很大。
作者: GEBING    时间: 2011-7-18 23:37
我们已经对顶针、斜顶印有方法解决。顶针、斜顶印的产生主要是顶针、斜顶、模仁的受热不均造成。与钢材也有关系。特别是蚀纹的模具,温度越高越明显
作者: sczhoujin    时间: 2011-7-19 00:04
lrbheyuan 发表于 2011-7-12 19:04
应力痕常见的有两种形成方式:
①由于剪切产生的应力痕
②由于体积收缩产生的应力痕

说的没错,但是还可以考虑顶针,斜顶的散热情况,这个在MOLDFLOW里是可以设置顶针,斜顶的材料来进行分析的,可以明显的看出2者与模仁的温差,但这种一般针对大的产品,顶针可以考虑用BeCuL。对于小的产品,根据我们公司的类似成型问题来看,发亮的问题建议楼主检查是否是顶针,斜顶高出周围范围引起。另个人人为MOLDEX3D和MOLDFLOW作为俩大模流龙头软件,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如MOLDEX3D的MeltFlipper®多模穴流道平衡是其它软件远远达不到的,也正是因为分配不同性质塑流位置,使得熔融塑料在模腔中的流动更准确。
作者: lrbheyuan    时间: 2011-7-25 00:11
sczhoujin 发表于 2011-7-19 00:04
说的没错,但是还可以考虑顶针,斜顶的散热情况,这个在MOLDFLOW里是可以设置顶针,斜顶的材料来进行分析 ...

对于顶针与斜顶的散热状况,能否再做说明
1.因为就钢铁材质来说,不同钢材的热传导差距还不算很大,那么这顶针的存在是否真的能导致在顶针位有很大的温差呢?Moldex3D中可以把顶针做成模具镶件来设定不同材质进行分析,并得到模具的温度分布
2.排除由于剪切应力及体积收缩差异导致的两种应力痕形成方式,常见的还有顶出过早,顶针突出导致的应力痕,而后两种更适合称为产品顶白。希望LZ做说明,在中国不同地域对某些现象可能说法不同。
以上请教大家
作者: sczhoujin    时间: 2011-7-25 06:27
lrbheyuan 发表于 2011-7-25 00:11
对于顶针与斜顶的散热状况,能否再做说明
1.因为就钢铁材质来说,不同钢材的热传导差距还不算很大,那么 ...

类似汽车覆盖件这样大的产品才会有温差想差很多的情况,小件的东西不会影响。
作者: lrbheyuan    时间: 2011-7-25 20:01
噢,lz一直都没有说清楚问题
作者: 阎涛    时间: 2011-7-27 20:51
lrbheyuan 发表于 2011-7-12 14:19
应力痕有很多种形成原因,能不能说详细点

最近公司模具较多,我还要做模具设计,过两天我会找到那个产品拍照片然后传上来。
作者: 阎涛    时间: 2011-9-25 16:44
GEBING 发表于 2011-7-18 23:37
我们已经对顶针、斜顶印有方法解决。顶针、斜顶印的产生主要是顶针、斜顶、模仁的受热不均造成。与钢材也有 ...

我们现在还没有试验怎么解决斜顶印的问题,但是我们已经找对了问题的方向就是温差的问题。如果把斜顶用铍铜会好点?是不是还与斜顶的大小有关?我们如果可以深层探讨我的QQ154129122,谢谢!
作者: 阎涛    时间: 2011-9-28 17:22
GEBING 发表于 2011-7-18 23:37
我们已经对顶针、斜顶印有方法解决。顶针、斜顶印的产生主要是顶针、斜顶、模仁的受热不均造成。与钢材也有 ...

我们可以进一步交流?QQ154129122
作者: suliaomujusheji    时间: 2011-12-2 20:15

作者: ZZSHI    时间: 2011-12-7 20:05
万事皆有因,塑料品成型缺陷在模流上都能找到理论依据,追根溯源应力痕根据体积收缩率就可以判断,在模具上除去包封与接合线其它问题皆与体积收缩率相关连。     
我认为应力痕的应力非剪切应力,而是产品收缩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大家可以想想薄件产品剪切应力大多都比厚件大,可是当两个相同外观产品放在眼前时有色泽差吗,应该没有。可是当厚薄出现在一个产品上时就看到差异呢,主要原因是局部收缩差导致它们无法复制相同的模腔表面特性,例如咬荻的模具肉薄区域就难完整复制花纹,自然就亮了
虽然理论上模流可以判断,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中心层软件它是中心与表面的均值,不能很好反映表层体积收缩差异,实体须要綱格很精細。我自己用DeSigner和mo LdfLOw的双层面都试过,基本反映问题,包括顶针及镶件痕迹。
关于剪应力,我认为用科盛的应力偏光仪看到的花
作者: ZZSHI    时间: 2011-12-7 20:06
纹才与之相关,以及变形问题
作者: lrbheyuan    时间: 2011-12-8 20:30
ZZSHI 发表于 2011-12-7 20:05
万事皆有因,塑料品成型缺陷在模流上都能找到理论依据,追根溯源应力痕根据体积收缩率就可以判断,在模具上 ...

从分析结构来看,遇到比较多的产品流动应力都不算大,但是体积收缩差多少才会导致产品表面有应力痕,这的确是比较难说清楚。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net/) Powered by Discuz! X3.3